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规律,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重大理论,为新时代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崖州区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12·17”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为核心、科技为引擎、产业为根基,探索“四向驱动”实践路径,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挑大梁、当先锋”,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向“种”驱动——
筑牢种业创新根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既是“国之大者”的战略考量,也是崖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使命之一。作为“南繁硅谷”战略实施的核心区域,崖州要始终将种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推进智慧南繁体系建设,通过构建统一标识与品牌、开发智慧育种大模型、整合科研资源等举措,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一方面,崖州可聚焦种业前沿技术突破,重点推进国际一流种业实验室建设,聚力突破基因编辑、智能设计育种等前沿关键技术,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科研组织机制,力争在主粮作物育种领域实现颠覆性突破,从源头破解“卡脖子”难题。另一方面,可拓展生物育种CRO等现代服务新业态,推动种业研发与市场需求深度对接,让科研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种业自主自强展现崖州担当。
向“海”驱动——
深耕深海科技蓝海,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崖州毗邻南海,坐拥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优良港口及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发展深海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立足这一禀赋,崖州可以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为核心引擎,将深海科技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极,打造深海科技战略前沿阵地。
在实践中,崖州可进一步深化与顶尖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重点聚焦深海勘探、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推动海洋高端装备、智能无人系统、深海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通过延伸深海产业链条,形成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从装备制造到产业应用的完整生态,多维度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为提升经略南海能力、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崖州支撑。
向“绿”驱动——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崖州作为热带高效特色农业的“天然聚宝盆”,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最高环保标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打造国家绿色经济示范区。
依托南繁科技优势,崖州可引进推广特色优质果蔬品种,推进农产品品质改良与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培育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让绿色农业成为富民兴区的支柱产业。同时,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构建“山海联动、陆海统筹、蓝绿互补”的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创新EOD开发模式,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积极布局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产业,配套发展储能设施,为全国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崖州样板。
向“数”驱动——
激活数字要素潜能,推进治理现代化
当前,崖州已集聚高能级科创平台51个、高校研究生院18所,高层次人才荟萃,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扎实。立足这一优势,崖州应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赋能作用,高起点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赋能激活新质生产力。
在产业层面,崖州可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业效能与产品质量,催生数字直播电商、数字文创、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农业数字化转型,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在城市治理层面,要重点推进“城市超脑”、智慧物流仓储、车路云一体化体系建设,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推进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提升治理效能,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崖州动能。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也是崖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攻坚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崖州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改革的决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开放的胸怀拥抱全球创新资源,以创新的锐气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沿着“四向驱动”路径砥砺前行,全力打造种业、深海、绿色、数字四大示范区,为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贡献崖州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画卷中书写更加精彩的崖州篇章!
(谢世寰作者系崖州区发改委主任、2025年三亚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