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文体建设信息

三亚非物质文化遗产

【字体: 打印
2020-03-25 09:15 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三亚各族人民创造和传承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为了解和研究三亚社会的历史发展及民风习俗的演变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目前,全市已有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崖州民歌、黎族打柴舞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海螺姑娘传说、疍歌、苗族盘皇舞、回族传统婚礼等七项被列入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技艺列入三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项目的保护单位为三亚市群众艺术馆。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崖州民歌

崖州民歌是古代崖州的民间歌曲,主要流传于三亚、乐东等地,使用崖乐方言演唱。崖州民歌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崖州民歌起源于明代以前。流行于古代崖州的西南部沿海地区,即今三亚市崖城镇至乐东县黄流镇一带,并广泛流传于海南岛南部地区。崖州民歌俗称客歌、崖歌。它的形成受中原以至东南沿海移民文化的影响。如南北朝流行于长江下游的《子夜歌》、《吴歌》,唐代宣扬佛教教义的《宝卷歌》,宋代江南的《竹技词》,以及明代广东流行的粤歌、潮汕民歌、客家山歌等。随着历代迁徙来崖州的移民与当地百姓的交流融合,逐渐演化形成。起初,崖州民歌仅在文人墨客间吟唱,随着其不断生发、演变和丰富,逐渐传入民间,得到民众的喜爱,于是便自由吟唱流行起来。

崖州民歌的显著特点是即兴演唱,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演唱场合不限,田间地头、屋前院后都可尽情放歌。内容题材十分丰富,主要讲述古老传说、生产劳动、爱情婚姻、社会生活和乡风民俗等,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

崖州民歌分为长篇叙事歌、生活长歌、短歌和对歌等四种类型。

长篇叙事歌俗称“歌封”或“大朝歌”,属于叙事长诗类型。每一部都是唱述历史或现代故事,如《梁生求学歌》、《孟姜女歌》、《昭君出塞歌》、《抗日救亡歌》等。目前已收录的长篇叙事歌有70多部,每部长几百句,有的上千句。

生活长歌俗称“歌牌”,主要用以叙述和抒发个人生活中的经历和情感,如《贫家织女怨》、《十送情郎》等。

短歌俗称“歌仔”,常以七言四句或八句为一首,多为即兴吟唱,其中精品不少,传唱范围也广。如《下马岭》:“做乜号名下马岭,只见树木生岭上。天涯山海路途远,何处见人马上骑。唐相号名下马岭,待我说明给你听:只因海圯山路狭,只好下土牵马行。”

对歌俗称“答歌”。歌唱艺人要有很强的口头即兴创作和应变能力。对歌时随着情感变化,内容即兴唱答。

崖州民歌的曲调,分为节奏强烈的号子、流畅通达的小调(如童谣、儿歌)、引长夸张的叫卖调、优美抒情的柔情调、靡丽凄清的嗟叹调和悠扬奔放的拉大调等六种。韵律严格,歌词朴素,形象生动,节奏灵活,主要采用赋、比、兴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崖州民歌由于其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是了解和研究崖州社会历史发展的“活化石”;在人际交流、感情表达、陶冶情操及活跃民间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代表性传承人:

陈桂銮出生年月:1950年11月性别:女级别:省级传承人

张远来出生年月:1947年6月性别:男级别:省级传承人

张远源出生年月:1928年6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麦宜斌出生年月:1962年3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周启成出生年月:1957年7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黎族打柴舞

打柴舞原是黎族人民在丧葬活动中所表演的一种古老舞蹈,称“护尸舞”。用数根长木棍为主要道具,由数人在地上进行有节奏的摆放和敲打,并在不断的变化中构成交叉的网格形式,舞者即在这种网格间隙中跳跃表演。打柴舞主要流行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区,三亚是重要分布地。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的舞蹈之一,黎语称为“转刹”。清代光绪《崖州志》卷十三《黎防志一·黎情》记载古代黎族的丧葬仪礼:“贫曰吃茶,富曰作八”,“作八必分花木,跳击杵”。跳击杵实即打柴舞。

黎族社会十分敬重老人。每逢老人谢世,都被看作大事,全村人要停止一切活动,来到死者家中悼念,并带上米、酒、鸡等食物,与死者家人共同操办葬礼。停棺期间,村民一起为死者“守灵”,时间短则二三天,长则半月。每天通宵达旦唱悼歌,追述死者的功德,寄托对死者的哀思。除唱悼歌外,还跳击杵(即打柴舞)。所以,打柴舞是古代黎族先民在老人离世时用于护尸、驱赶野兽及祭祖的一种祭祀舞蹈,是神灵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产物。经过较长时期的演变,这种丧葬舞蹈不断改良,逐渐形成黎族社会的一种民间文化活动和习俗,相沿至今。

打柴舞通过多对木棍的上下、左右、交叉分合敲击,人在其中来回跳跃起舞。打柴舞中的磨石步、筛米步、砍柴步、爬山步等都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动作有关。青蛙步、鹿步、黄猄步、猴子步、乌鸦步等动作,则是模仿动物的一些动作特征。

打柴舞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舞蹈动作逐渐丰富,歌舞乐三者的结合形式日趋完善。除主要以击木作为舞蹈节奏外,有时也配以唎咧、口弓、铜锣、独木鼓等黎族乐器一起演奏。

经过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打柴舞在保持原有民间舞蹈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加工改进,推陈出新,受到黎族民众的认可和赞赏。道具由木棍变为竹竿,故而又称为“竹竿舞”。竹竿舞很快传遍海南岛黎族民众聚居地,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文艺汇演和全国民族运动会,曾获得金奖。

打柴舞将打击乐与歌唱、舞蹈的节奏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歌舞乐三者相结合的艺术特征,已成为黎族文化精品、海南文化精品,受到海内外各方面人士欢迎,适合在各种场合表演。打柴舞对研究海南以至中国民族舞蹈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代表性传承人:

黄家近出生年月:1943年10月性别:男级别:国家级传承人

黄其华出生年月:1957年7月性别:男级别:省级传承人

黄乐强出生年月:1970年7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黄仁瑞出生年月:1978年8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古代黎族先民在制作衣被时创造的一种手工织染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区,已有约3000年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棉纺技艺之一。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三亚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12年入选第四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先民开始用木棉纤维和苎麻纤维纺织衣被,史书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西汉时期,黎族先民纺织的“广幅布”,为中央封建王朝所征调。三国时期,黎族先民已会用吉贝棉制作精美的“五色斑布”。宋代黎族纺织技艺已达到很高水平。宋末元初,黄道婆流落到崖州(吉阳军),学习当地纺织技艺,后来回到故乡乌泥泾(即今上海),将海南纺织技艺传播到松江一带,对发展中国的棉纺织业作出重大贡献。到明清时期,黎族织锦已是棉织品中的珍品,被誉为“机杼精工,百卉千华”。

黎族纺织所用的原料主要有植物麻、木棉和吉贝棉(海岛棉)。其制作过程分为四道工序,即纺、染、织、绣。纺是指纺纱,工具主要有手捻纺轮和脚踏纺车;染是指将纱线染成多种颜色,染的原料有野生植物汁、动物血液和矿物等;织是指将已染色的纱线织成布料,织机主要有腰机和脚踏机两种,其中的重要工艺是织花和提花,故常用的工具是踞腰织机;绣是指在已加工好的织物上,用针刺绣出各种彩色花纹图案,针法多样,其中“反面绣”在三亚黎锦中具鲜明特色,针法两面穿插且细密,刺绣图案生动丰富,工艺奇美。

黎族的纺织品主要有黎锦和服饰等,图案多样,内涵丰富,工艺精细。其中黎锦之一的龙被最为驰名,工艺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是明清崖州进贡朝廷的珍品。

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一直延续至今,为研究中国棉纺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织品的纹饰图案,包含古代黎族的生产、生活、社会习俗和审美观念等诸多信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黎族历史、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黎族人民发明和创造的纺染织绣技艺,对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及工具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代表性传承人:

黄丽琼出生年月:1967年12月性别:女级别:省级传承人

周亚姣出生年月:1937年7月性别:女级别:市级传承人

符西利出生年月:1987年4月性别:女级别:市级传承人

周春丽出生年月:1976年5月性别:女级别:市级传承人

高美花出生年月:1968年5月性别:女级别:市级传承人

海螺姑娘

《海螺姑娘》是流传于三亚疍民中的一个美好民间故事。疍家人在水上生活劳动,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浓郁海洋文化特色的民间叙事文学作品,并世代口头相传。《海螺姑娘传说》是其中之一,于2009年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螺姑娘》大约发端于唐宋时期。地处岛南的振州(崖州)有多处商贸港湾,生活在这里的疍家人主要从事海上捕渔和近海运输。为了生存,他们企盼借助神灵来保佑疍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正是迎合了这种社会心理和美好愿望,《海螺姑娘传说》随之产生。

《海螺姑娘》融入了中国古代神话的某些文化元素,内容有《螺女庙》、《白水素女》、《白螺天女》、《田螺姑娘》及妈祖、南海观音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海螺姑娘传说》主题突出,故事曲折,情节完整,结构紧密,具有故事来源的多源性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存性,体现出神奇幻想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文化特色。它所包含的海洋文化元素,具有海南本土文化的内涵特色,反映了疍家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追求,民俗色彩十分浓郁,对探讨和研究大陆文化与海南文化的交流、融合有着重要的价值。

海螺姑娘作为南海女神,是美神、爱神、保护神的象征,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崇高精神、优秀品质和伟大力量,是人们理想中完美人物的化身。海螺姑娘被列入三亚民间神灵系统,为农、渔民四时八节所祭祀。

代表性传承人:

杨军出生年月:1948年8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钟志平出生年月:1936年4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黎族民间故事

黎族民间故事是海南黎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学作品。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地,三亚是其分布地之一。2009年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约在3000—4000年前从岭南迁徙而来。经过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变化,黎族现主要聚居于海南岛中南部地区。因黎族没有文字,仅靠口头相传民族历史、生产生活知识,表达思想感情,进行自我教育,于是产生了内容十分丰富的黎族民间故事。其题材主要有神话、传说和故事等。其特征是地域的原生性、内容的历史性、超自然力的神秘性、情节的神奇性和传承的家族性。

黎族神话:主要讲述古代人类的起源和改造自然的故事。如《大力神》的故事,讲述黎族先祖大力神(袍隆扣)为民造福,射落天上六个太阳和月亮,仅剩下一个太阳和月亮,使人类免遭灾难。大力神还造山辟地,挑沙造山,用毛造林,流汗成河,在完成创世大业后,欣然长溘。

黎族传说:主要讲述历史人物、地方、动植物和社会风俗等。如人物传说,讲述马伏波开琼、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鉴真和尚在天涯传经、黄道婆向黎人学习纺织,还有民族英雄符南蛇、王国兴等人物故事。地方传说则是对山水古迹作情趣动人的解释,表达对乡土的热爱和情感。如《鹿回头的传说》,讲述黎族青年与鹿姑娘相互爱慕并结为伴侣的故事。而动植物传说则表达人们对惩恶扬善、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如《槟榔树的传说》,讲述“槟榔”为民除恶而献身,为民治病等高尚精神。

黎族故事:主要记述有特色的民风习俗。如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故事、黎族文脸的故事等,通过传播历史知识和生产生活经验,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国家民族兴盛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愿望。

黎族民间故事带有鲜明的历史印记,大都产生于原始社会,是古代黎族先民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一种体现。它表现了黎族先民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等信仰习俗,反映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如何艰苦创业和顽强生存,是研究黎族社会发展史、乡土文化史及民俗民风演变的鲜活材料。

代表性传承人:

李儒泉出生年月:1958年7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疍歌

疍歌是三亚疍家人使用疍家话演唱的一种民歌。主要流行于三亚、陵水等地,三亚市河西区是重要的分布地。2010年6月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亚的疍家人主要分布在河西区南边海村、榆港村等4个港口渔村,人口近15000人。主要从事海洋捕捞、海上运输和造船等生产活动,历史上过着“以渔为生”和“舟楫为家”的生活。

疍歌是疍家人用粤语演唱的民歌。一般认为疍歌产生于唐宋年间海南岛西南部沿海疍民聚居地,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改造,成形于明清,传唱至今。歌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有时政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等。疍歌结构为一首一节或一首多节,每节多为四句,以七言句式为主,也有八言、九言句式。歌词中的偶句一般要押韵,节与节之间可以换韵。演唱时在句中和句尾加“啰”、“咯”、“啊”、“都”等衬字和“啰哎”、“啰咧”、“啰啊”等衬音。

疍歌的曲体结构为单乐段。以四句为一个乐段,旋律以六声音阶为主,时而出现小跳音和大跳音,有多变的节奏和复杂的混合拍子。曲调的开头高亢嘹亮,渐渐进入舒缓、悠扬。演唱中常用徵调式,具有同宫系统的调式转换和较远关系转调的特点。这种巧妙而完整的转调方式,在中国许多民族民歌中不多见。疍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和齐唱等,演唱语言都用粤话。代表性曲目有《咸水歌》、《水仙花》、《家姐》、《咕哩美》、《练红》、《八拜红》、《八全合》、《十二月排来》等。

疍歌独特的曲调和演唱特征,形成了疍歌豪放不拘的风格和柔美悠扬的韵味。歌曲的旋律好似与波浪起落、潮汐消长的大海律动相吻合,随着歌声的张扬、内敛和情绪的起伏跌宕,释放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疍民群体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特色。

疍歌内容主要记录古往今来的历史事象和时政风云,从一个侧面反映疍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表达疍民的思想情感和美好理想。同时也传授生产、生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寓教于歌,是疍民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极好形式,成为维系疍民群体之间和谐团结的重要纽带。

代表性传承人:

梁云志出生年月:1938年4月性别:男级别:省级传承人

陈水蓬出生年月:1948年7月性别:女级别:市级传承人

张发结出生年月:1942年9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周学杰出生年月:1949年11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苗族盘皇舞

盘皇舞是海南苗族人民纪念祖先盘皇的祭祀舞蹈。主要流传于五指山区及三亚苗族聚居区,三亚育才镇是盘皇舞的重要分布地。2010年6月入选第二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苗族的历史传说中,祖先盘皇为了开天辟地,把自己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头发化成了森林,双拳变成了山岭,血液化成了河流,剩下的一颗心升到了天外,变成了主宰天地的神。生育了五个仙女,分别嫁人形成了五个姓氏的苗族人。因此,苗族一直流传是祖先盘皇开创了宇宙天地。相传盘皇活了五百六十岁,死后葬在南山。苗族人民为了表达对祖先盘皇的敬仰和崇拜,逢年过节都要祭祀祖先盘皇,跳盘皇舞,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平安。

盘皇舞又称三元舞,据说与苗族先后分三批渡海来琼有关。苗族民间相传,苗族先人是在明代从贵州、福建、广西等地先后迁琼的,时间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其中,苗族先人的一支,从广西渡海来琼时,船在海中遇到狂风巨浪,忽然祖先盘皇派来八歌神鸟(苗族称之为“令公神”)拯救了众人,船到崖州南山小洞天平安登陆上岸。为了感谢祖先的救命之恩,众人就在沙滩上跳起了盘皇舞,祭拜祖先。从此,苗族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都要举行仪式,跳三元舞(盘皇舞),祈求祖先盘皇保祐苗家人的平安幸福。

盘皇舞(三元舞)由上元舞、中元舞、下元舞组成。伴奏乐器主要是长鼓、铜锣、小镲、摇铃等。

正月十五跳上元舞。舞者右肩挂一条绣花白布带,两端有五色布条(意为五色龙),带中间表示为通天桥;舞者手握三元棍,意为渡海船桨。舞蹈表现出苗族先人渡海时的艰难以及安全登上崖州后感谢神灵的情景。同时,又朝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即表示五色龙的方向)祭拜起舞,表达对五个姓氏苗族先人的纪念之情。

七月十五跳中元舞。舞者甩动脖子上所挂绣花白布带,表现苗家人欢乐和开路的情景。

十月十五跳下元舞。舞者把绣花白布带束于胸前呈交叉状,双手交叉并拢,手指相握,表示抱住“盘皇牒”(即盘古印)。双手和双腿按一定形态舞动,表示苗家人寻宝(盘古印)和得宝时的欢乐心情。

盘皇舞(三元舞)是海南苗族先人创造的舞蹈,民族特色鲜明,反映了苗族先人迁徙崖州的历史传说。苗族民众集体跳盘皇舞,已成为三亚苗族祭拜祖先的社会习俗,有固定的祭祀日期。平时苗族分散居住在高山密林,难以聚会,只有在祭祀祖先时男女老少欢聚在一起跳盘皇舞娱乐。

代表性传承人:

马永光出生年月:1964年8月性别:男级别:省级传承人

马永珍出生年月:1976年9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盘光兴出生年月:1933年3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马大新出生年月:1942年9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回族传统婚礼

回族传统婚礼是三亚回族人民传统的婚礼礼俗,于2009年6月入选第二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亚回族主要分布在凤凰镇回新村和回辉村。有些是唐宋元时期栖居于振州(崖州)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的穆斯林后裔,有些是宋元之际由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渡海而来的穆斯林后代。因三亚回族先人来源的多元化,与中国内地回族语言有明显的不同。经长期历史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回辉话,反映了三亚回族独特的历史渊源关系和民族文化特色。

历史上,三亚回族主要从事海洋捕鱼,是古代崖州滨海经济的开发者。回新和回辉两个村的回族村民都信奉伊斯兰教,遵守严格的教规戒律,在民居建筑、穿戴服饰、饮食习惯和民俗节日等方面都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色和风格。回族婚礼是三亚回族鲜明的社会习俗之一。

三亚回族传统婚礼由阿訇主持。婚礼一般分为订婚、结婚、婚后礼节等三段仪式。

订婚仪式:回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情投意合,由男方告知父母,并取得父母同意后,托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为媒,向女方提亲。取得女方父母允亲后,便可举行订婚仪式。其仪式一般选择在“主麻日”(星期五)的前夜,由男方家带着槟榔及礼品到女方家,由女孩亲自接待众人并收下礼品。这就意味着男女双方愿结为夫妻,双方家长可商议结婚事宜。

婚礼仪式:仪式一般定在“主麻日”举行。婚礼办得非常隆重、热闹,宗教气氛十分浓厚。婚礼前,男女双方需沐浴,换新装,以示洁净无秽。婚礼日凌晨,新郎和新娘各在自家中设“餐会”,宴请亲朋好友。举行婚礼时,新郎穿盛服、戴圆形白帽,出门前给亲友、贵宾发槟榔,表示即将去接亲。新郎到女方家后,新娘穿着传统黑色婚装,戴红盖头,由新娘的姐妹将她交给新郎,然后由迎亲人员迎接牵手出门。此时,新娘哭着与亲人依依惜别,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依恋。来到男方家后,新郎与新娘并排而坐,由阿訇主持婚礼。阿訇按宗教礼仪向新婚夫妇祝福,愿新郎新娘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然后新娘亲自给参加婚礼的亲友送槟榔。当晚,新郎家设宴款待亲朋乡邻。

婚后礼节:次日清晨,新娘勤快打扫房前屋后及邻里要道,把从娘家带来的礼品送给新郎的亲人,表示以后是婆家人了,愿与婆家人和睦相处。

回族传统婚礼具有鲜明的民族习俗和宗教特色。它紧紧依附于“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尊重回族传统婚礼,对于维护民族团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蒲宗礼出生年月:1940年7月性别:男级别:省级传承人

李浩出生年月:1963年8月性别:男级别:省级传承人

李少华出生年月:1985年7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原始制陶技艺,是三亚黎族人民使用古老的泥条盘筑方法制陶的一种手工技艺,主要流传于天涯镇黑土村委会布曲、布带、道德三个自然村。2010年6月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始制陶技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历史十分悠久,目前还流传于海南中南部黎族聚居地。一般由妇女承担,分几道工序:先是选用粘土为制陶的主要原料,陶土经晒干、捣碎、筛土,加水和泥,成为坯料。然后采用泥条盘筑方法,手工塑制器物成形,用贝壳、竹片、小木棍等制陶工具加固、抛光、修整、加工,经晾晒自然干燥。再后,选择一块平地,堆放干树枝、软木柴、稻草等,把干燥好的陶坯倒置其上。点火前由妇女围着木柴堆举行简单的赶鬼祈祷仪式,然后点火进行露天堆烧。为了增加陶器的硬度,在烧成的陶器上又洒一种名叫“紫涯”的植物树皮汁。烧造的陶器种类主要有盆、碗、甑、罐、钵、缸、蒸酒器、蒸饭器等日常生活器皿。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具有明显的古代文化特征。因为露天堆烧,火候很低,属低温陶,温度约在700-800℃。烧制的陶器种类比较单一,都为生活用具,造型简单粗放,以素面陶为多。烧成的陶器上洒一种植物树皮汁,能起到加固作用,又有一定的装饰效果。这种古代制陶技艺在中原地区早已失传。经历几千年,黎族原始制陶工艺还能在三亚长期沿袭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奇迹。

代表性传承人:

符日兰出生年月:1943年11月性别:女级别:省级传承人

符日风出生年月:1943年5月性别:女级别:市级传承人

董凤莲出生年月:1956年6月性别:女级别:市级传承人

胡其梅出生年月:1948年3月性别:女级别:市级传承人

胡亚乱出生年月:1958年10月性别:女级别:市级传承人

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

钻木取火技艺是黎族先民取火的一种古老方法。该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区,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亚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主要流传于田独镇亮坎村,2010年入选三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远古时代,人类在保存自然火种的同时,逐渐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据《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庄子·外物篇》载:“木与木相摩则然(燃)。”新石器时期,生活于三亚地区的先民也会用石头摩擦取火。

三亚田独镇亮坎村黎族钻木取火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取火工具,一是长约35厘米的山麻木钻火板,在其一侧挖若干小穴,穴底为流灰槽;二是长约60厘米的硬杂木钻火杆,下端略尖。取火时,一般由一人操作,先用脚踩住钻火板,竖槽下放艾绒或芭蕉根纤维,然后把钻火杆插在小穴内,以双手搓动钻火杆,速度要快。小穴附近因不断摩擦而产生火星,火星沿槽而落,将干燥的艾绒或芭蕉根纤维引燃。

第二种方法:取火工具是竹筒、弓木、弓弦等。取火时,用两手分别握紧竹筒,抓紧弓木一头,然后快速来回拉动弓弦,使弓木钻头在小穴内快速转动,因不断摩擦而发生火星,火星顺小穴下落点燃芒草或木棉絮等易燃物。

钻木取火是三亚黎族先民在原始社会的重要发明。钻木取火使古代居民掌握了一种强大的自然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恩格斯曾经指出,摩擦取火的发明,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第一个伟大胜利。甚至可以把这种发明看作人类历史的开端。”钻木取火在三亚部分黎族村寨得以延续和保留,为探讨黎族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材料。

代表性传承人:

李儒泉出生年月:1958年7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李学清出生年月:1928年7月性别:男级别:市级传承人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中文域名: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政务

主办: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开发维护: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40008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2000048   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4020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