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动态>新闻资讯

三亚儋州农产品出口迪拜

【字体: 打印
2025-02-14 09:41 海南日报数字版

国际“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三亚儋州农产品出口迪拜

2月13日,儋州市雅星镇富克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分外忙碌,工人们正忙着打包茄子、西葫芦等蔬菜。2月18日,该基地的1万多斤蔬菜将被运往海口美兰机场,登上前往迪拜的航班。

“包得严实一点,小心磕碰。”一旁,基地运营方、海南雅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敏全程“监工”。这笔订单让她喜上眉梢。

这笔跨国订单是如何促成的?杜敏说,这源于去年冬交会牵起的缘分。“在雅星镇政府的推荐下,我们参加了冬交会,在会上与中东地区采购商达成合作意向,从今年2月起每周向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国家和地区直供蔬菜。”杜敏介绍,中东地区采购商每周会提前“下订单”,选择需要的蔬菜品种和数量,基地工人就会按订单采摘田间地头最新鲜的瓜菜,按标准打包好并送上飞机。在这种国际“订单农业”模式下,每种蔬菜的价格都比岛内市场价翻一番。

“在洋浦海关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从今年1月底开始申请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2月初备案就已经完成,速度很快,过程也很顺利。”杜敏说。

无独有偶,今年,三亚黄秋葵首次走出国门,登上迪拜人民餐桌。

春节前,黄秋葵等一批三亚农产品搭乘专机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出发飞往迪拜,该批果蔬抵达迪拜清关后迅速被分拣运送到各大商场、超市酒店和餐厅,让当地消费者能第一时间品尝。

“目前,已有4批次三亚黄秋葵出口至迪拜,约5吨。”三亚黄秋葵协会会长曾顺辉介绍,由于三亚终年日照时间长、气温高,出产的黄秋葵具有外观靓、肉质嫩、口感好等特点。

目前,三亚黄秋葵种植面积超1万亩,大多为订单式生产,收购价保持在每公斤12元左右,亩产量平均在3000公斤至3500公斤,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主要销往北京、上海、长沙、郑州等地。

经过几年的发展,黄秋葵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三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一张新名片。“接下来,我们将做好市场引导、产销对接,推动黄秋葵种植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提高质量效益和品牌效应,让更多农民通过特色种植走上致富路,助力乡村振兴。”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儋州雅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正在筹备引进蔬菜大棚、深加工等农业全产业链项目,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擦亮“雅星瓜菜”品牌,打造生态农业循环示范镇和儋州乃至全省的菜篮子基地。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心怡 刘杰)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中文域名: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政务

主办: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开发维护: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40008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2000048   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4020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