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第三届亚洲海洋噪声国际会议(3rdOceanoiseAsia)在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召开。
据了解,本次会议主题为“海洋噪声及其潜在的海洋生物影响”,共安排了28个口头报告及13个墙报展示,围绕“海洋生物声信号和噪声响应”“海洋噪声与影响”“海洋声景与被动声学监测”和“海洋保护与管理”共计四个环节进行深度探讨。
据介绍,各种类型的海洋工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水下噪声,海洋哺乳动物、爬行类、鱼类和无脊椎动物都可能受到水下噪声的影响。目前,在亚洲水域,这些典型海洋生物类群的基线资料仍非常缺乏。此外,海洋噪声对生物类群的影响和相关的科学评估标准仍有待发展和完善。学术界、工程界、动物保护界以及海洋政策界都亟需对海洋噪声进行可靠的测量,并对其生物学和生态学影响进行评估。此次会议旨在分享涉及海洋噪声及其海洋生物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海洋噪声的测量技术和生物学影响评估方法进行讨论和交流。
据悉,第三届亚洲海洋噪声国际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承办,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英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7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及学者参会交流。
(记者刘盈盈)